close
摘自-橡實文化《當下的父母:你是孩子自愛與自覺的典範》
我說明要幫助孩子建立可以接受現實人生的心理素養,就得允許孩子在不順心的時候,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的階段,他們才能從失望抵達接受。
除非小孩能在不如意的時候悲傷,否則孩子永遠不會進入「接受」階段。
如果你們希望兒子長大後,懂得調適事情不如己意的日子,你們現在就得在他體驗到失望的全部壓力時,陪伴在他身邊,藉此協助他培養適應力。
小孩自然會試探我們訂立的界線,以釐清他們世界的疆界在哪裡;否則,他們可能會不小心闖出地圖的範圍外,愈走愈遠。建立界線有助於我們教養出懂得處理失望情緒的孩子,教育出堅強、適應力佳、獨立自主的孩子。
這是親子教養的大獎之一:看著長大成人的兒女,能夠自信地走過人生免不了的高低起伏。然後,我們就知道我們那麼努力自我成長,同時擔任孩子慈愛的管理人,而在這段過程裡的成長痛—孩子的和我們的,全都值回票價。
盡管我們可能會使出渾身解數,阻止生活發生改變,但有時我們仍不得不接受新的常態。我堅決相信不論遇到什麼事,我們都擁有處理的資源,只是我們必須懂得如何找到並運用這些資源。真誠地面對你所經歷的痛苦,你就能化解它;埋葬它,只會令痛苦轉變為不健康的行為而浮上檯面。
當下的父母:你是孩子自愛與自覺的典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27025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