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共學的團體互動學習人際關係的應對-(2017.08.22記錄,祐8Y6M、均6Y6M)

 

今年以前的每年暑假,媽媽會帶著祐和均兩個孩子安排在家自學和戶外活動,今年我們第一次嘗試和均幼兒園的兩個好朋友一起安排共學活動,這個小小的共學團體成員很簡單,三個媽媽和五個混齡的孩子,年紀最大的祐今年升小三、均和臣今年升小一、曄今年升大班、最小的另果快滿三歲,五個孩子五種個性,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堅持和情緒容易卡住的點,幾乎每天碰面的五個孩子,有一起遊戲歡樂的時光、有一起加油打氣學習的時光、有爭吵衝突的時光、有互相安慰體諒的時光,暑假兩個月的共學為三個媽媽和五個孩子都留下很精彩很驚嘆也很深刻的感動。


 

我們周一到周四的活動範圍主要規劃在住家和學校附近,每天下午是五個孩子一起玩樂的時光,媽媽們會準備點心帶著孩子一起在學校溜直排輪、一起在公園騎腳踏車或玩球,周五則是安排遠距離的一日遊行程,搭乘公車、火車、捷運或渡輪到積木博物館、科教館等,有時候是體貼的爸爸特地安排在家上班,接送我們到游泳池玩水,每一次的碰面會讓孩子們很期待,偶爾因為生病缺席幾天還會互相想念,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很天真很歡樂,但是人和人互動總是難免會有碰撞和衝突,這五個孩子也不例外,我是會習慣觀察孩子間互動的媽媽,透過仔細的觀察來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和特質,每當衝突發生時,才知道如何針對不同孩子的特性做差異化的引導和溝通,每一次的事件都會是很好的機會教育,而孩子們就是在每次的事件中累積應對進退的經驗和能力。


 

好久沒寫文章的我,因為昨天共學中發生的小插曲,讓我和兩個孩子一起思考一個觀念:


 

『難道對的人就要爭到底嗎?如果結果是兩敗俱傷,爭到底有意義嗎?


 

事件的始末是,每次到學校溜直排輪,孩子們習慣從學校的某個角落,搬來椅子到一個定點讓他們可以休息和吃點心,孩子們穿好直排輪戴好護具後,會很有默契的主動去完成這件搬運的任務,每個孩子會各自搬來一張椅子,在即將結束當天活動時,孩子們也會將椅子搬回原處,這天祐、曄和均陸續將椅子搬走,這時臣的情緒卡住了,當時臣的堅持是他認為自己搬來的椅子應該由自己搬回去放,他認定了那張屬於他的椅子,臣卡住的點在於曄搬走了臣一開始搬來屬於他的椅子,細心的臣總是會記得也在意著這些小細節,在此之前媽媽們和另外三個孩子,只將重點放在一人搬一張椅子,並將椅子搬回原位,這時,臣不願意去搬剩下的最後一張椅子,因為他認為有人搬錯了,很多時候孩子會在誰對誰錯的這個環節卡住了,針對這次的事件對和錯如何辨別,而對和錯真的那麼重要嗎?


 

當一個人的情緒卡住時,媽媽們會試著好言勸說和嘗試引導,但最後化解這次事件的是孩子們間互相的體諒和包容,在臣卡住的當下,祐和曄完成歸還椅子任務回來了,當他們了解事件始末後,這兩個孩子主動說要幫臣將椅子搬回原處,這時臣也放下堅持,三個孩子打算一起搬一張椅子,當時他們都穿著直排輪,這樣的結果讓媽媽們感到欣慰和感動,但危險呀!最後決定由曄來完成最後的任務,每天長時間的互動和相處,彼此之間增加了默契,也學會互相安慰、體諒和包容,這樣的進步和成長已經是這次共學最大的收穫。


 

剛解決完臣的狀況,緊接著是祐的狀況,只要孩子在身邊媽媽的雷達就要開到最大,準備脫下直排輪裝備的祐,看準了一直放在休息地點的一張有靠背的椅子,準備要坐下脫下裝備時,另果也看上了同張椅子,年紀最大的祐和年紀最小的另果兩個人一直拉扯著同一張椅子,互不相讓,另果也許認為那張椅子一直都是他在使用所以不願意讓其它人坐,祐認為另果並沒有要坐為什麼他不能拿來坐,又是一起很難分清誰對誰錯的事件,祐堅持他沒錯所以當媽媽要求他讓出椅子,坐旁邊沒靠背的木椅子卸裝備時祐滿臉怒氣,一直到回到家祐還是很不諒解媽媽的做法,因此寫了紙條跟媽媽抗議,認為媽媽偏心、對他不好、不聽他說,唉!真的是嘆了好長一口氣,無奈呀!


 

媽媽心想「好吧!祐願意主動寫紙條反應,至少是件好事,也代表祐心裡卡住的點還沒有被化解,那就兩個人靜下心來好好聊聊該怎麼讓祐理解媽媽這麼做的目的,希望可以化解祐心裡那個卡住的點。』


 

一個七、八歲年紀的孩子對於對與錯的認知有時候是模糊的,有時候卻又分得很絕對,當他認為自己是對的,錯不在他時,要求他妥協或是退讓,他是無法認同的,這也是祐這次事件中卡住的點,祐認為自己目前需要這張椅子,而當下椅子是沒人坐的,他理所當然可以去使用,所以他氣憤的覺得另果不該將椅子占為己有,甚至拿來當玩具搬來搬去,媽媽一開始試著讓祐去理解年紀落差帶來行為模式的差異,對八歲的祐而言椅子是功能性的用途,但對於兩歲的另果椅子可以是玩具,但祐拒絕去理解。


 

媽媽只好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引導祐去思考,媽媽告訴祐即使你是對的,爭到底對你而言,你得到什麼?為了搶到椅子大力的拉扯導致另果跌倒或受傷,你有椅子坐,但另果哭得稀哩嘩啦,而你也因為另果受傷而被罵或被處罰以後不能再和大家一起玩,這是你要的結果嗎?如果爭到底大家都沒好處,反而把情況變得更糟,這樣兩敗俱傷的後果值得嗎?媽媽希望引導祐去思考的不是誰對與誰錯的問題,我們試著把重點放在怎樣的解決方式是可以得到圓滿的結果,這時候需要的是運用理解、體諒和包容的心態去看這次的事件,所以媽媽用強硬的態度要求祐去坐其它椅子,這是媽媽處理的方式,媽媽想讓祐理解媽媽希望降低衝突,即使退讓但還是有其他退路(旁邊沒靠背的木椅),不需要執著於就是要那張搶不到的椅子,最後祐願意理解媽媽強硬的態度是為了保護他,也是為了讓衝突圓滿解決。


 

我相信祐最後願意理解的原因,在於媽媽也用同理的心體諒錯不在祐,只是媽媽希望用更包容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看似不平等或是很難辨別對錯的事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gmama 的頭像
    ygmama

    陪伴孩子的甜美時刻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