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最近爸爸為孩子設計的理財課(2017.11.22記錄,祐8Y9M、均6Y9M)
十月開始,爸爸準備了兩本記帳本,兩兄弟一人一本,接著帶孩子認識記帳本上的每個欄位項目(項目、收入、支出、結餘)代表的意思,以及怎麼填寫記帳本。
在每個週一到週五只要有上學的日子,每天都可以跟爸爸領10元的零用錢,然後把領到的錢記在帳本上,從那天起均偶爾會說好希望每天都要上學,這樣才可以每天領到零用錢。
在實施一個月後的某天,均問爸爸怎樣才能在假日也能領到錢呢?爸爸想了一個好辦法,原本孩子每餐飯後只要清洗自己的餐具,爸爸說如果除了清洗自己的餐具外,還為全家人清洗餐具和盤子,就可以得到10元的打工收入。
原本兩個孩子各負責刷洗一間廁所,如果除了把自己負責的廁所刷洗乾淨外,再額外多刷洗一間廁所,也可以得到10元的打工收入。
住透天厝可以享受大空間,但是要刷洗的廁所有四間,有四層樓的地板和樓梯要吸和擦,假日兩大負責各吸兩層樓的地板和樓梯,兩小負責擦兩層樓的地板和樓梯,所以目前只想出洗碗和刷廁所可以增加孩子帳本上的收入。
開始有打工收入後,均很積極主動的爭取為全家人洗碗的機會,每到假日都可以多領10-20元,有時候平日中午或早上只有清洗媽媽和均的碗盤,打工的收入是5元,均也會把握每次可以賺5元的機會,每晚記帳練習加法,看著自己帳本上的記錄,看到錢一天天增加,就會露出滿足的笑容。
昨天兩個孩子都存到了300多元,祐最近很想要神奇寶貝圖鑑,昨天爸爸到誠品找到一本280元的神奇寶貝圖鑑,祐馬上說要用他存到的零用錢來買,祐很得意靠自己存下來的錢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今天早上已經很享受的讀著和媽媽分享著圖鑑上看到的內容。
而均早上起床跟媽媽說的第一句話是,他也想要一本神奇寶貝圖鑑,但是他不想用錢來買神奇寶貝圖鑑,因為買了他的錢會突然損失很多,所以他想用愛心來換。
集愛心是媽媽設計的鼓勵機制,只要作業或小考有甲上或90分以上可以得到一個愛心,祐ㄧ週閱讀完一本小說、均一天閱讀完一本橋梁書可以得到一顆愛心,作業甲上上或大考90分以上可以一次得到兩顆愛心,做好事幫助人媽媽也會額外加愛心,集滿30顆愛心可以換一個立體模型拼圖。
媽媽同意讓均用集愛心來換神奇寶貝圖鑑,但是要集滿50顆愛心,現在均牆上的愛心數只有五顆,所以需要更長時間的累積愛心和等待才能換到想要的神奇寶貝圖鑑,均很開心的說好,他要這樣做。
早上和爸爸提起他精明又很會算計的小兒子早上提出的想法,爸爸笑說這樣均賺很多,買神奇寶貝圖鑑要花280元,集30顆愛心只能換到50元的立體模型拼圖,集50顆愛心就可以換280元的神奇寶貝圖鑑,在我們懂得價差的大人看來,好像虧大了。
但是其實均並不知道集30顆愛心只能換到50元的立體模型拼圖這件事,他只是單純不希望辛苦累積的錢,很快就花光,所以他提出用另一種方式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但是帳本上的錢並沒有減少。
媽媽覺得均願意去思考,也有勇氣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願意花時間去等待,願意多付出勞力去累積自己的存款,這些才是最珍貴也值得鼓勵的,所以媽媽非常同意均的提議,從這些小細節和日常的互動,可以感覺出來孩子已經學會思考,也慢慢凸顯出他精打細算的個人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