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何學習」,從來不是我學生時期腦中會思考的問題,學習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升學,升學是為了好工作,這是我們的年代一路走來的模式,沒有太多的懷疑,沒有太多思想的衝撞,當然也沒想過可以有其他更多不一樣的選擇。

但是,孩子的年代,我希望孩子可以思考不一樣的選擇,我期待他們勇敢衝撞體制、突破框架、多元的選擇,走一條屬於他們自己的路,我們對於未來有很多的想像和對話,我們一起思考未來的自己想過的生活方式、想成為怎樣的人、會在怎樣的環境生活,10年後、20年後我們各自的生活和彼此的連結,我們想好遠,因為想得遠我們才能擬訂現在的行動方案。

現在的我做的每件事都為了10年後或20年後的我做準備,我喜歡用這樣的生活態度和孩子對話,我們會告訴孩子10年後,我們要各自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媽媽和爸爸會到不同城市旅行或生活,希望你們在10年後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生活,想念爸媽的時候打通電話預約碰面吃飯,這是我們理想的未來圖像。

因此,小學階段,我不想只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考試,我更想教會孩子如何學習,終身學習,閱讀是第一步,愛上閱讀,從閱讀中和作者對話也和自己對話,從閱讀中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方向,讓閱讀陪伴自己度過每一個生命中的難關和挫折,從閱讀中找到壯大自己身心的力量,小學前大量長篇小說的閱讀,不單是為素養題型的考試做準備,更為豐富自己生命的底蘊。

第二步,學習的目的,為什麼而學習?為誰而學習?什麼是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什麼是自己擅長的科目?如何設計自己的讀書計畫?如何自我檢核?透過思考、對話和討論,陪孩子了解小學階段的學習是為了更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和自我特質,同時為自己未來的專業學習打基礎,因此,第一年(小四)我們一起練習設定每個年度每個科目的學習目標和計畫,第二年(小五)由孩子自己訂定目標和學習計畫,期末陪著孩子自我評量目標的完成度和滿意度,並提出修正和改進方案,最後擬定新的學習計畫,週而復始連續2-3年的陪伴。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廚房的爐火正忙著準備晚餐,哥哥一進家門就興奮的跟媽媽報告,今天的數學考試創下有史以來最低的分數喔!真的只能用興奮來形容哥哥當時的情緒,不是難過或沮喪,而是驚訝和興奮。

哥哥述說著,這次的單元真的超難的,全班都考得很糟,不及格的超多,連以前可以考60幾分的同學都只剩下40幾分。

媽媽:哇!也太慘了吧!晚上拿考卷來看看。

哥哥:不過今天除了考數學,還考了兩次英文、還有生物、國文、公民,其他科我都考得很好喔!(劈哩啪啦的一口氣把每個科目的考試分數報告一遍)

媽媽:天啊!也考太多了吧!幾乎每節課都在考試吧!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晨飄著細雨,騎機車送弟弟上學途中~

媽媽:你知道我有點不高興嗎?

弟弟:我知道。

媽媽:你知道我為什麼不高興嗎?

弟弟:因為我事情沒做好。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繼續午後的運動計畫,1個小時帶著汗,光榮回家,逆風考驗著腳力,晴朗的天氣,顯得天更藍、雲更白、樹更綠不是錯覺,是因為天氣好心情好,眼前所見都是美景,沿途帶著探險的心情邊騎邊拍照,這樣的運動方式非常美好。

週間孩子上學老公上班適合一個人的單車探險、週末假日有時兩個人的牽手散步、有時四個人的運動健行,窩在家有窩在家的舒適、走出戶外有走出戶外的愜意,無論哪一種都好,我都愛。

哥哥出生後買的小摺,超過10歲的小摺,三年前陪小五的哥哥上學兩年、去年開始繼續陪小五的弟弟上學兩年,性能依然很好的小摺,等弟弟國中後換陪媽媽午後運動吧!

週間在河堤騎車可以讓腦袋放很空,沿路需要閃躲的人和車極少,此時,很多的思緒會閃過腦中,想想自己曾經把認真積極視為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以做好做滿的高效能自我期許,但總覺得生活好累好多無力感。

曾經是過度認真的煮婦,採購、備料、烹煮、烘培、煲湯,每天幾乎2/3的時間都泡在廚房裡,即使有個開放式的大廚房+飯廳,周而復始持續8-9年,有倦怠有疲累,這2-3年經過簡化再簡化可以將泡在廚房的時間縮短為1/3,終於有從廚房被解放的輕鬆感。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鹿寮坑海梨柑」:2020 動物安心成家方案,兩年前,這幾個字吸引了我的目光。

深入了解後得到以下寶貴資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從2015年開啟鹿寮坑土地守護計畫,連續五年以無償的方式認養荒廢的農地,用老農荒廢多年的果園開啟不同區域的農耕試驗計畫,透過實作,找出問題,記錄歷程並解決問題。

鹿寮坑具備淺山丘陵、溪流、農田和客家聚落,低海拔森林與農耕地區重疊是典型的「里山」環境。以鹿寮坑為起點,經營友善環境農耕果園,希望從思維上、行動上,都可以做到對土地、對環境、對人健康的保護。

認股支持方案:一年期一股3,00020台斤海梨柑一次採果體驗活動。

守護環境的理念是我們認同也有共識的,考量自身的能力後決定於2020年認1股,用參與體驗和帶孩子身體力行守護環境的行動支持此活動。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每次都是我,你為什麼不能~~

這個句型最近常出現。

《場景一:半小時的3C時間》

弟弟:「為什麼每次都是我找麥塊地圖,你為什麼不能也一起來找。」

哥哥:「我就找不到啊!」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會照顧好自己」這幾個字,完完全全,讓打算繼續碎念10分鐘的媽媽馬上閉嘴。

第一次長針眼的哥哥,紅腫的右眼皮,在意外表的國中青春期孩子,反覆問的問題是「看起來很明顯嗎?」、「遠遠的會看得出來嗎?」

媽媽的問題是「會覺得不舒服嗎?」、「需要帶眼藥水到學校中午再點一次嗎?」

哥哥擔心看起來很怪,不感覺有痛或是不舒服,也不打算帶眼藥水到學校。

媽媽擔心的是長針眼的原因是免疫力下降,還是手髒揉了眼睛,還是瀏海太長刺到眼睛,還是枕頭套太久沒換洗,還是臉靠在久沒洗的小熊玩偶上感染了眼睛。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大的笑臉是弟弟的招牌表情,期末和弟弟常掛嘴邊的小五導師碰面兩次,發現導師也是個笑臉人,兩次碰面都是大大的笑臉,像個親切的大哥哥,即使戴著口罩都不難感受到笑臉人的眉開眼笑,雖然看不到口罩下的嘴角,但笑彎的眼角以及和學生間逗趣的互動,是班上孩子愛上學很重要的原因吧!至少弟弟真的很愛,而且,導師是願意聽他眉飛色舞聊科學的好聽眾,這點更是大加分吧!

昨天是弟弟這學期第一次穿長袖校服上學,繼元旦連假感冒後,有意識的警覺到鼻塞失眠的難受,於是心甘情願拿出衣櫃中的長袖校服穿上,導師也很夠意思的當著班上孩子的面誇弟弟終於「改邪歸正」,弟弟邊說邊演「改斜歸正」,重複傾斜身體擺正的動作,自己還邊笑得很開心。

在家裡弟弟是無理頭搞笑的皮蛋,調皮的弟弟是媽媽常掛嘴邊的小屁孩,昨天弟弟說自己不是小屁孩是小「臀」孩,在班上,老師說「屁」是髒話,所以不可以說「屁」要改說「臀」,所以指正媽媽不可以叫他小屁孩,要改成小臀孩。

媽媽好奇的問,「屁」是髒話,那「瞎」是髒話嗎?弟弟很認真的回答「瞎」是生字所以不可以算是髒話;那「屌」是髒話嗎?弟弟說這要問老師;那「臭」是髒話嗎?弟弟說我覺得不是;那「扯」是髒話嗎?這次弟弟還沒回答,在二樓的哥哥對著一樓大聲說「媽媽你可以不要這樣一直踩老師的底線嗎?」站在一旁的弟弟搞笑演著踩底線的動作。

從哥哥嘴裡冒出的「踩底線」,媽媽心想最會踩爸爸媽媽底線的哥哥原來知道這種行為叫踩底線阿~~~~好吧!媽媽向兩個孩子認錯,以上是踩底線的錯誤示範,請不要學習,尤其是對老師。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期間生日的兩個孩子, 在新年期間可以從壓歲錢中取200元當作自行花用的零花金,而父母會給予每人500元當作生日金,這時兩個孩子會運用這筆錢買個禮物送給自己,這禮物被賦予的意義是感謝自己過去一年每天都認真的生活和學習,選一個自己喜愛的禮物犒賞一下自己。

往年,孩子會和父母預約一個假日到玩具店挑選喜愛的玩具,當作送給自己的禮物,今年,兩個孩子對玩具的慾望減低,反而開始思考自己的需要,和生活中實用的物品來獎勵自己。

弟弟今年選的禮物是「貓戰士第六部」,弟弟是超級貓戰士迷,從去年12月寫學校作文功課「最想得到的禮物」時就開始不斷的說有多想要「貓戰士第六部」,這週即將看完第五部第六集,因此更加期待可以接續著看第六部,所以當媽媽試探性地詢問是否今年要送自己「貓戰士第六部」當作自己的新年+生日禮,弟弟猶豫了幾分鐘,媽媽補充說momo這幾天貓戰士第六部有特價,金額跟買第五部的二手價差不多,弟弟馬上說請趕快幫我下單。

前天晚上下單,昨天就收到禮物,弟弟滿臉渴望的看著禮物,但還是依照約定晚餐後拆禮物,結果拆禮物時,完全掩蓋不住的興奮,剪下每一本附送的卡片,每本書每張卡片都要反覆地看反覆地說著有多喜歡,大概花了20分鐘終於拆完禮物也讚賞完自己的禮物。

哥哥選的是每天可以陪他搭公車的「mp4」,哥哥本來使用的是媽媽20年前買的「mp3」最近發現電池總是充不飽,耳機的線路也接觸不良,聲音老是斷斷續續,雖然哥哥真的很喜歡媽媽留給他的骨董物品,例如:25年前媽媽的外套、20年前的小熊玩偶,還有這個20年的「mp3」,但是哥哥很需要有音樂陪伴的通車時間,哥哥選了30幾首喜歡的歌存到「mp3」中,每天通車時間也是哥哥聽音樂背歌詞的時間,背歌詞是哥哥另一個興趣。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小階段,閱讀習慣通常在孩子進入高年級前已經養成,「自律」反而會在高年級時是個很重要的關鍵能力,兩個孩子在自律能力的建構上有很大的差異。

哥哥在中年級時因為大量閱讀小說的習慣,讓自己能在較短的時間進入專注狀態以爭取更多的閱讀時間,進入專注狀態後也同時關閉自身對外界的干擾,這是哥哥建構自律能力時很重要的優勢,另外,高年級在體育班的體能訓練使哥哥回到家已經接近六點,可利用時間被壓縮反而激發起必須更自律才能享有自我放鬆時間的機會,因此無形中逐漸養成自身的自律能力。

而弟弟對於新鮮事物有高度的好奇心,因此進入專注狀態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專注期間若太多干擾的聲音或是弟弟感興趣的人事物,專注狀態就會變成分心狀態,因此一定強度的壓力,例如時間的急迫性,比較能夠讓弟弟自律地進入專注狀態。

運用番茄鐘工作法的概念,設計弟弟自律完成功課的模式,兩個計時器搭配使用(一個時間設定30分鐘;一個設定15分鐘),每工作30分鐘休息15分鐘,時間上的設計是根據弟弟以往的閱讀習慣預估,可專注的時間長度在30-40分鐘會是最佳的狀態,從第一個15分鐘的休息時間開始,讓弟弟閱讀喜愛的課外書,是儀式感也讓心情進入愉悅的情緒,接著再進入工作-休息循環。

原則上以週間的功課量,無須啟用番茄鐘工作法,但是假日,尤其是連續假日功課量多時,沒有番茄鐘的約束,大把時間對於好奇心重的孩子會有好多有趣好玩的吸引力讓孩子的時間再多也不夠用,這週因為感冒,週一和二請病假,週三累積了三天的功課量總共12項,馬上啟動番茄鐘工作法,兩個計時器就定位,一個下午3小時加上晚上1小時,趕完,弟弟帶著滿滿的成就感在8點半安心就寢,感謝番茄鐘也感佩弟弟的自律力和執行力。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