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第一次讀曲智鑛老師的《不孤單,一起走》,最近突然好想重讀,這次讀得更仔細,也筆記了新的重點,剛讀到下面這段文字,很有感觸地想到哥哥國中開始搭公車通勤的第一個月狀況連連的點滴。
「我們都知道,若想要讓孩子感覺安全與舒適,就讓他只做本來就會的事;若想讓他成長,就要試著挑戰能力的極限,這麼做一定會讓孩子暫時失去安全感,甚至不舒服。但我們清楚這樣做的意義,是讓孩子身處真實的環境中,這樣才能判斷他們真實的能力,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過程中難免犯錯,運用自然結果,讓孩子經驗行為的後果,學習為自己負責與承擔。」
跨學區的國中,25-30分鐘的車程,對哥哥而言有點遙遠,暈車的感覺和獨自搭乘大眾運輸讓哥哥感到不安,不安而產生的緊張和焦慮,讓哥哥開始觀察公車的班次和時間的關係,開始練習計算腳程時間和等待公車的時間,也更斤斤計較出門的時間,以排除公車不準時的不可控變因。
但莫非定律還是發生了,最害怕坐過站的事,在第二週發生了,公車開過站後,直接上橋進入另一個陌生的城市,慌張下公車後,沿路詢問2-3個路人後,才找到返回的站牌,上車後又因慌張而提早下站,辨識周圍環境後摸索著方向快步找到回家的路線,一場公車驚險記讓哥哥印象深刻,兩個月後的今天未曾聽過再次發生坐過站事件。
第三週,公車司機在哥哥上車後將哥哥叫住,提醒哥哥不可以再使用國小發的兒童悠遊卡,需重新申請學生悠遊卡,事件後,搜尋資料和詢問班導,得知,上國中後兒童卡只能使用到10月底,11月後須使用國中發的學生證儲值當悠遊卡使用,因搭公車我們學到的生活課。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太晚發現原來閱讀小說那麼有趣,近日,小五弟弟的意外發現。
小四自學一年,讀完四部共24本《貓戰士》,小五挑戰每週一本《魔電聯盟》,今天來到最後一本-第七集,手中拿著最後一集《魔電聯盟》臉上露出滿足和自信的笑容,同時,誇口說小六挑戰每天一本,即使大大鼓勵閱讀,但這件事,媽媽不打算讓它發生,加速近視的捷徑,已經有哥哥的前車之鑑。
每天嚷著Reading Time的小五男孩,現在正式成為名符其實的書蟲,不放過任何零碎時間,抱著書隨處一坐是宣告著拒絕打擾的Reading Time。
小一到小四,每天被迫完成20-30分鐘的課外閱讀,絕不妥協,對當時的弟弟而言,那四年的閱讀時光是被動的、被迫的,20-30分鐘如坐針氈,找話題東張西望、分心閒聊是常態。
鍥而不捨的堅持(媽媽的堅持),滿屋子課外書的環境,動機很顯著—愛上閱讀。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月爸爸教你們清過廁所的排水洞,這次你們可以自己完成清排水洞的工作嗎?
弟弟拿著螺絲起子:「沒問題,我可以自己清。」
哥哥:「我也可以,不需要幫忙。」
隔週六,今天的工作是洗電風扇,爸爸拆解一次給你們看,會教你們清洗的方法和技巧,也會組裝一次給你們看,你們有要練習拆解和組裝嗎?
弟弟和哥哥異口同聲:「當然,最好玩的就是拆解和組裝。」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新樂園《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人生是恆常而持續地累積,並不會因為一次的失敗就讓自己的價值減損,每一次的失敗都會讓我們從中學習到新的經驗,進而累積更多價值。
每個人與生俱來豐富的內在價值—包括帶給這個世界更圓滿、給人溫暖和快樂的能力,是無法用金錢量化的。每個人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價值,這也是內在原力存在的原因。
全然為自己人生負責的意念愈強,也就愈能夠吸引他人將他們的資源放在我們身上為我們所用,意念—就是內在原力散發的關鍵。
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情,高成就人士一律只做以下兩種選擇其中一種:接受它,或改變它,絕對不會浪費時間抱怨。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大好書屋《教養不是作戰:當孩子的情緒導師,學習抗壓、處理負面情緒、找到快樂本質》
當孩子知道父母始終保持平靜穩定(無論我們的行為或情緒如何),那麼,他們也會放鬆心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依靠父母,度過生命中充滿挑戰的每一刻。
身為船上乘客的我們,希望船長盡可能地調整船的路線以避開風浪,同時也希望出事時,船長可以保持冷靜—遇上風暴時,希望船長能盡責、有足夠的權威對船員下達指令,將船航向安全的地方。如此一來,船上的成員才有安全感,而不是蜷縮在角落裡,或是跳下船。
同樣的道理,如果父母可以在家中當個稱職的船長,等於為孩子設置了一個環境,在那兒,父母的權威可以提供孩子迫切需要的寧靜與安慰。
情感依戀是孩子最原始的需要,其重要性甚至超過食物。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個月是焦慮的,新的通勤模式、新的環境、新的老師和同學,對未知和不確定性的恐懼和擔憂,表露無遺。
國中,媽媽選擇只問吃飽和睡飽沒,功課和考試歡迎孩子來詢問和請求支援,但忍住不主動過問或介入,我們陪著、看著、等著。
哥哥國中面對的第一個難題是天天考試,來自老師期待的壓力不小,週一和二是升上國中的第一次段考,考前兩週導師發下預習計畫表,請孩子每天自行規劃3小時的複習,一開始讓依然維持8點半關燈睡覺的哥哥很困擾如何擠出3小時的複習時間,同時也疑惑自己願意如此長時間的複習功課嗎?
沒有第八節,5點回家後,全家一起吃飯聊天到6點,完成每天連絡簿短文和少少的功課,7點前看30分鐘的youtube影片,7點到8點半扣掉30分鐘洗澡和做家事(洗自己便當、自己晚餐餐具、全家的髒衣服裝洗衣袋、週二要洗自己的制服(只有一套,週三還要穿)、週間幫飼養的烏龜換水兩次)。
這樣的日常,包含和家人情感的連結、對自己和家的責任、自己的休閒時間,這是真實的生活,沒有一項可以被省略,而國中生的考試壓力也是日常,在充足睡眠的前提下,我們提議訓練深度的專注學習力,在更短的時間內讓自己進入專注狀態,時間短但更專注以提高學習的效率,但仍保有時間上的彈性,偶爾隔天考試複習不完可延後到9點睡覺,每天1-1.5小時的時間,哥哥練習著和壓力共處,自我訓練專注和效率的完成複習。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興奮的說著實驗了6次才成功做出彩虹的弟弟,和同組實驗4次和實驗7次最後都成功做出彩虹的兩位同學,這三位不斷修正比例熱衷於實驗的孩子贏得這堂課的獎品—喜憨兒烘培坊的手工餅乾。
媽媽你知道H是什麼嗎?H是氫,還有O是氧,H+O叭拉叭拉以下內容多到媽媽完全搞混,從九月底第一堂科學課到昨天第四堂課,弟弟都是從離開學校後開始說著上課的專有名詞、實驗器具、實驗內容、方法和結果,每次都是從上公車說到下公車、再從坐上機車說到下機車,走進家門後,繼續從餐桌上說到所有人都離開餐桌,對於科學的熱情讓弟弟眼睛發亮的滔滔不絕。
媽媽問,每週三要請假一堂課從板橋趕公車去到三峽上課不覺得累嗎?弟弟說:上課很好玩,可以學到很多新的東西,三個小時的課我都覺得過得好快,每個禮拜都很期待可以去上課。
因為是感興趣有熱情的學習,讓孩子不害怕失敗,更願意不斷地嘗試和修正,因為好奇和期待,所有的困難都可以克服,這是一條孩子領著我們走出的一條路,因為享受看著孩子閃亮的眼神,我們跟隨著孩子的興趣探索著未知的旅程。
在四上的自學申請計畫書中,我寫著「自學是一條看似辛苦且漫長的道路,但沒有親自走過一遭,我們如何知道這條道路上的風光是否為我們內心所渴求的康莊大道呢?」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董氏基金會首部憂鬱防治公益微電影《請。聽》!
葉天倫導演以「深度訪談」結合「實驗性劇場表演」的嶄新手法,精采記錄名人的生命故事!
十位影視名人勇敢訴說自身經歷或陪伴親友走出生命低潮的真實心聲!
一起聆聽 A-Lin、九把刀、王小棣、六月、柯佳嬿、張鈞甯、郭子乾、陳漢典、隋棠、嚴藝文 的愛情、家庭、工作與成長。
本片獻給正在尋找生命希望亮光的你,以及身邊需要幫助的每一個人!他們能走過來,你也可以!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在《教養不是作戰》中讀到這段文字:
當孩子知道父母始終保持平靜穩定(無論我們的行為或情緒如何),那麼,他們也會放鬆心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可以依靠父母,度過生命中充滿挑戰的每一刻。
平靜穩定,一直是我期待中教養的理想樣貌。
今天早上出現考驗我展現平靜穩定的事件,身為媽媽的我怎麼說怎麼做,會決定我們今天將以怎樣的心情過一天。
「上學遲到」不是媽媽需要關心的事,媽媽只在意6點前準時完成營養豐盛的早餐,6點全家一起吃早餐是哥哥開始國中生活後的周間日常,第一次哥哥睡太熟6點15分未出現在餐桌是在九月底左右,哥哥房間在四樓,但第一次晚起也許是身體不適,媽媽自己心裡這麼想著,所以還是從一樓走到四樓提醒時間有點晚了,哥哥有點著急地匆忙吃過早餐趕在6點30分出門搭公車。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究竟《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
為什麼,有時候「接受」這檔事是如此困難?因為我們常常誤以為「接受」就是「認同」,當錯把接受當認同時,人生就會卡關。
「認同」是帶有評價的,有是非、對錯、好壞之別,符合我們信念/價值觀的便容易認同,格格不入者便敬而遠之。
「接受」,則是不帶評價,如實承認某些事物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沒有好壞的區隔、沒有高尚與低劣的差異。接受,是我們給出了一個空間,「允許」某些狀態的發生,無論好壞。
允許你的情緒存在,把用在對抗負面情緒的力量拿回來,放在理解情緒所帶來的訊息上,從而獲得學習與成長。
yg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